文房四寶,硯為其一。在中國所產(chǎn)的四大名硯中,尤以端硯最為稱著。宋朝著名詩人張九成賦詩贊道: 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端硯的歷史悠久,石質(zhì)優(yōu)良,雕刻精美。 端硯石出產(chǎn)在肇慶市(古稱端州)東部的爛柯山和肇慶市七星巖北面(西起小湘峽,東到鼎湖山)的北嶺山一帶,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宋坑三地之硯石為最佳。硯石多為青紫色、豬肝色、天青色,其上有鳳眼、鸚哥眼者屬上品,而眼中呈現(xiàn)出翠綠色者最為難得。無論是老坑硯石、麻于坑硯石,還是宋坑硯石,屬佳品者,其上又多伴有冰紋、胭脂暈、馬尾紋、金線紋,或單一紋路,或兼而有之,組合成一幅瑰麗多彩的畫圖。 端硯以石質(zhì)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于世,用端硯研墨不滯,發(fā)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jīng)久不變,好的端硯,無論是酷暑,或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干,古人有 哈氣研墨 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