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檸檬鯊、黑鰭鯊、白鰭鯊規(guī)格:30-80cm產(chǎn)地:海南、印尼、新加坡食物:河魚、魷魚、蝦等飼養(yǎng)條件:2米以上魚缸價格:繁殖期、禁漁期價格會略有調(diào)整。 本店已經(jīng)過工商、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中心、百度、阿里巴巴相關(guān)部門及企業(yè)認證!請放心訂購。 魚友們又有了新愛好!開始養(yǎng)殖鯊魚了。鯊魚,性情兇殘,游姿大方,桀驁不馴,所以有魚友開始將鯊魚當做新寵,養(yǎng)鯊魚也成為彰顯個人性格的時尚行為。不少玩家認為在辦公室飼養(yǎng)鯊魚,是一種張揚野性的表現(xiàn),也有風水大師說其有辟邪、鎮(zhèn)宅的作用。下面就介紹一些平常人家可以養(yǎng)殖的一些鯊魚和飼養(yǎng)方法!現(xiàn)在市場出售和飼養(yǎng)比較常見的有檸檬鯊、黑鰭鯊、白鰭鯊、吸盤鯊等??梢院王忯~養(yǎng)在一起的海洋生物有大型炮彈魚、海龜、玳瑁、鰩魚、大型的神仙科和吊科基本都可以。一、飼養(yǎng)鯊魚的基本條件:魚缸以2-5米長,80-200厘米寬,70-200厘米高的水體最為合適,底部可以適當放一些珊瑚砂和珊瑚石,水溫一般要求在20-25度左右,海鹽兌水的濃度在1.020-1.025之間,PH值在8.0-8.5左右,飼養(yǎng)的食物以速凍的魷魚為主也可以喂食蝦肉,不過要把蝦頭部剪掉再進行喂食。 二、鯊魚入缸:新魚缸必須經(jīng)過消毒處理才可以放入自來水,新水要經(jīng)過幾天的曝氣方可添加海水素,然后最少要經(jīng)過一周的循環(huán)過濾期間要適當加入消化細菌方可飼養(yǎng)鯊魚。鯊魚到家后切不可急于入缸,要經(jīng)過耐心的過水處理。過水期間要不停的刺激鯊魚讓其不停的游動并且加放造浪泵以免造成缺氧死亡。過水時間最好在2個小時以上。過水的目的是讓鯊魚慢慢適應(yīng)魚缸里的水溫、水質(zhì)及PH值。鯊魚入缸后有一個10-15天的適應(yīng)時期,期間不要投喂食物,讓其排空體內(nèi)的糞便。 三、部分鯊魚的介紹: 中文學名:檸檬鯊 英文名:Negaprionbrevirostri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亞綱:板鰓魚亞綱 目: 真鯊目科:真鯊科特征 檸檬鯊身長一般在8到10英尺(約合2.4到3米)之間,已紀錄的身長最大的檸檬鯊超過12英尺(約合3.6米)。檸檬鯊體呈黃棕色,至腹部為黃色,因似檸檬的顏色而得名,屬中型鯊魚。檸檬鯊的牙齒十分尖銳,眼角小,有時生活在平坦的沙地及瀉湖區(qū)的紅樹林一帶,長大后則移至深達400m左右的較深水域。食物:硬骨魚、蝦蟹、海鳥、魷魚分布 檸檬鯊主要棲息于中國、美國、巴西、美洲、和大西洋其他區(qū)域的近海水域里。 檸檬鯊喜歡溫暖的淺水域,經(jīng)常成群巡游在佛羅里達州的南部和西南部海岸。和大白鯊不同的是,檸檬鯊不需要不停地游動以保持呼吸。繁殖 與絕大多數(shù)水生動物一樣,鯊魚也一度被視為低智商動物,只能形成簡單的 社會秩序 。雖然對成年鯊魚的習性知之甚少,但最近的研究已引導學者們挑戰(zhàn)這種觀點。對規(guī)模較大的檸檬鯊群的觀察結(jié)果顯示,它們似乎每年交配一次,其繁衍后代的旅程與大馬哈魚以及類似。 2、吸盤鯊(懶漢魚),又名吸盤魚?! ∥P魚因其第一背鰭變態(tài)形成吸盤,故及此名。該魚常以吸盤附于鯊魚或其他大魚、海魚或艦船底,讓這些大動物或艦船帶著它周游世界各大洋,故有 最懶的海洋魚類 和 免費旅行家 之稱。漁民捕獲活的吸盤魚后,用繩子捆在它的尾柄上,放歸大海,讓它吸附于海龜或大魚身上,從而 釣 取海龜和大魚。 適應(yīng)性強,容易飼養(yǎng)。適宜水溫20℃以上。經(jīng)常吸附在鯊魚身上不費力氣地獲得鯊魚吃剩下的殘羹剩飯,同時也得到兇猛的大魚的保護。 3、黑鰭鯊(又名 烏翅真鯊 黑翼鯊 黑鰭礁鯊 ) 【俗稱】:污翅白眼鮫 【英文種名】:BlackTipReefShark 【拉丁學名】:CarcharhinusMelanopterus 【分布】:印度洋及太平洋珊瑚區(qū)海域 【飼養(yǎng)要求】:水溫:24~27PH:8.1~8.4比重:1.020~1.025 【性情】:兇猛 【最小水族箱尺寸】:5000升 【食性】:肉食性 【體長】:可達180(厘米) 【難養(yǎng)度】:中 【種屬】: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軟骨魚綱軟骨魚綱(亞綱)真鯊目真鯊科真鯊屬烏翅真鯊 【生殖方式】:胎生外形特征 就如它的名字所言,烏翅真鯊的胸鰭及背鰭的頂端是黑色的,而下部是白色。它們身體上半部的皮是呈褐色。最大的烏翅真鯊可達3.5米長。它的前端是呈圓鈍的。一種稱為灰珊瑚鯊的鯊魚外形與它很相似,但從其較粗狀及灰色的身體及沒有黑端的背鰭,就能分辨它們。由于烏翅真鯊體型較小,所以并不認為是人類的威脅。它經(jīng)常被誤會為黑邊鰭真鯊(學名Carcharhinuslimbatus)。分布 烏翅真鯊是現(xiàn)今在印度太平洋及加勒比海珊瑚礁附近淺水區(qū)(有時會在30厘米深的淺水區(qū))最常見的鯊魚之一。它們生活在20℃至27℃水溫的海洋,并且不會冒險進入一些遠離海洋的熱帶湖或河流中。生活習性 烏翅真鯊主要獵食珊瑚魚,但它們也會捕獵鱘魚及烏魚。 烏翅真鯊是胎生的,每胎約有2-4頭小鯊。母鯊的懷胎期為16個月。出生的小鯊約為33至52厘米長?! 醭嵴骢彶⒎侨壕拥?,但卻有時會一小群出沒。一般烏翅真鯊都是較害羞的,但卻會對潛水員及水肺潛水員感到好奇。與其他鯊魚無異,當它們感覺到危險時,會把身體卷曲成S型。除非是感到憤怒,否則它們是無害的。一些情況如用手喂食或以矛捕魚,加上低視野,都會令烏翅真鯊感到憤怒。 烏翅真鯊是少有能跳躍出水面的鯊魚,這種行為稱為 躍身擊浪 。它們亦會在海面徘徊。 4、白鰭鯊 俗稱:白鰭鯊鱟鮫 學名:灰三齒鯊 英文名:WhitetipReefShark 學名:Triaenodonobesus 分布:印度洋及太平洋珊瑚區(qū)海域 飼養(yǎng)要求:水溫:24~27PH:8.1~8.4比重:1.020~1.025 性情:性格溫和但偶有攻擊人事件 食性:肉食性 體長:可達210(厘米) 種屬:海水魚類,板鰓亞綱,真鯊目,白眼鮫科 特征:白鰭鯊在背鰭頂端與尾鰭處常有白色斑點 喜好:成群地棲息在熱帶水域的珊瑚礁的洞穴和縫隙中白天休息夜晚活動 食物:吃魚章魚龍蝦螃蟹魷魚 白鰭鯊,又名三齒鯊,因鰭尖是白色而得名。它們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海床上,經(jīng)常是在暗礁庇護所里休息。由于必須保持不停地活動,它們需要不停地讓水流經(jīng)過鰓孔以獲得充足的氧氣。它們通過張開和閉合吻部推動水流通過鰓孔。許多游速慢、不活潑的鯊類能夠長時間采用這種方法呼吸。雌鯊一年產(chǎn)1只-5只小鯊,小鯊大約50厘米-60厘米長,它們生長緩慢,每年才長2厘米-4厘米,最長可達210厘米。它們以魚類和烏賊為食,對人類無害,有時會刺傷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