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現代心理學的觀念和方法,現代漢語的表達方式來系統(tǒng)全面揭示佛教五蘊說中豐富的心理學資源,及其獨特的古典心理學范式。最有特色的一本闡發(fā)佛教心理學的專著。本書內容包括:心理的五蘊系統(tǒng)結構,佛家心理學的方法論特征,黃向五蘊系統(tǒng),縱向五蘊層次。五蘊的緣起過程,內明與心悟,五蘊范式在心理學分支學科中的應用,五蘊心理學的前景等。1.本書以通俗性介紹五蘊心理學范式為主。本書對范式的理解是:與對象的自然物理結構和規(guī)律相結合的知識體系?;谶@種理解,把五蘊緣起視為關于心理機能體系的系統(tǒng)知識。2.本書把釋迦牟尼佛視為發(fā)現心理機能結構和緣起規(guī)律并創(chuàng)立五蘊心理學范式的心理學家。3.五蘊的概念,不人主蘊涵著建構的關系,也帶有對心理功能進行價值批判的意義,故五蘊起理論作為一種心理學體系,必將提到五蘊緣起在人生修養(yǎng)中的應用,但本書盡量回避佛教的宗極、信仰、修行、解脫等宗教性內容。4.本書關于五蘊心理學范疇、概念的甄別原則:五蘊緣起等基本范疇,源自釋迦牟尼佛,也是自其傳入中國兩千年來得到認可的。心理領域的一般概念,則參考佛教經論、現代心理學和漢語習慣用法。5.本書對心理哲學的基本問題,按層面不同則知識性質不同的觀點,分別理解。在心理現象的層面上,本書同意世俗諦中心理意義上的存在,即以覺知為存在,肯定心理意義上的 實有 。有心理存在的本體論上,觀點是 業(yè)即是有 ,白話詮之,大意為 存在即作用效能 。6.本書就主要性質而論,不是研究性著作,引文標注格式,在規(guī)范性與經濟原則之間行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