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長久以來總是與古老呀、歷史呀,這些發(fā)了霉的論調(diào)脫不了關系,神情、眉宇之間總讓人覺得沾了灰塵,神采有些失色。但是現(xiàn)在可不一樣了,托了時下許多室內(nèi)設計名師,紛紛改走混搭路線的福,這些凝聚了前人智慧與后人再制工藝的陳品新作,一時之間躍上舞臺,重新成為空間中閃耀的熾熾明星!一般我們常說的中式家具,多半以中國明、清兩代為主,前后約500多年的時光,是我國古代家具制作最重要的鼎盛時期。換句話說:中國傳統(tǒng)家具發(fā)展到明、清前期,剛好達到頂峰的黃金時代。明清時期的家具,雖然在風格、形式上迥然不同,但多數(shù)采用了性堅質(zhì)細的硬木作材料,傳世的明清家具中,有不少是用紫檀、黃花梨、雞鶒木、鐵刀木、老榆木等制作,不過很可惜的是這些木材在清代中期之后日漸匱乏,成為罕見珍材。
明清家具的制作特色:明代家具在制作上榫卯嚴密精巧,線條簡潔利落,體型大小適中,造型上曼妙典雅,風格獨特,公認是一個重要的家具流派,泛稱為 明式家具 ,特征是向內(nèi)或向外兜轉(zhuǎn)的馬蹄,輪廓優(yōu)美且利落。而清代的家具線條很明顯趨于繁復,后靠多成長方或正方形,并常有回文的雕飾,一方面受到西風東漸的影響,一方面也反應當時清代初期到中期的盛世景象,不過一般印象都認為清代家具較為刻板。然而明清兩代優(yōu)秀制品不僅被視為藝苑奇珍,而且對現(xiàn)代家具的影響也相當顯著。明清家具的品種往往與年代有密切的關系,如圓靠背交椅;基本上都是明代家具,而像茶幾這一類家具,就是因應清代廳堂布置方式而產(chǎn)生的品項;它是由明代長方形香案演變而來,傳世的大量實物中,多為紅木、新花梨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