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速度快,面積小,且適合于全天候施工,受氣候條件影響小。用熱軋H 型鋼制作的鋼結構的施工速度約為混凝土結構施工速度的2-3倍,資金周轉率成倍提高,降低財務費用,從而節(jié)省投資。以我國上海浦東的“金茂大廈”為例,高近400 m 的結構主體僅用不到半年時間就完成了結構封頂,而鋼混結構則需要兩年工期。
換言之,為了滿足人的需求,技術將越來越,越來越人性化,這既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深層體現(xiàn),也是對人性需求的深切回應。在能源領域,同樣存在一個“補償性能源理論”,不管新的能源體系何時出現(xiàn),以何種面目出現(xiàn),都必然要求它更加人的潛能、人的需求、人的意識,但它不會是人類探索能源系統(tǒng)的終點。始終把人的問題擺在能源轉型的重要位置上,依靠人的智慧和魄力去推動并實現(xiàn)這一轉型,這是目的和過程的合一,也是保證人不被技術所異化的重要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