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器是以氧化鈷為著色劑,在瓷胎上繪畫,高溫燒成的瓷器。燒成后花紋呈藍色,因此稱青花。
青花瓷器的白地藍花有明凈、素雅之感,具有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的效果,深受國內(nèi)外人士的喜歡。青花瓷器始于唐代。元代景德鎮(zhèn)窯臻于成熟。明清兩代成為瓷器生產(chǎn)的主流,尤其是康熙時期的青花,從胎質(zhì)、釉色、紋飾方面,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色調(diào)青翠鮮明,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素有"青花五彩"之譽。不同時期的青花瓷器,從胎質(zhì)、器型、花紋、釉色、款式等方面,有不同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