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的重要特征是再制造后的產品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成本只是新品的50%,節(jié)能60%,節(jié)材70%。再制造產品不是二手產品,其生產過程中對環(huán)境的影響顯著降低,同時,再制造能夠充分挖掘廢舊工程
機械產品中蘊涵的高附加值。 工程機械設備種類多、數量大,開展工程機械再制造勢在必行,潛力巨大。目前,發(fā)達國家的機械先進企業(yè)利潤15%來自于前端服務,17%來自于再制造。北美的工程機械已經要求全部實現再制造,其市場準入制度是制造商負責對售出使用5年或運行1萬小時的工程機械進行全部回收再制造,在回收的同時返還消費者產品價格50%的費用。 我國工程機械設備保有量大,而且主要產品以引進國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產品為主,資源、能源消耗相對較大。國內生產的工程機械產品質量居于國際二流水平,早期故障較多,外觀造型及表面質量有待提高,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技術方面差距較大。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逐步開展,工程機械的產銷量逐年以10%至15%的增幅遞增,進口工程機械年均增幅10%至13%,預計到2020年底,工程機械年增長率將達到10.3%左右,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工程機械大修周期計算,有80%的在用工程機械達到大修期。 當前,工程機械的作業(yè)環(huán)境越來越復雜,對工程機械的性能指標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待工程機械產品,一方面應遵循設備全壽命周期理論規(guī)律,從原材料選取、設計、定型、制造、使用與維修、再制造直至報廢處理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著手,保持工程機械良好的服務性能,另一方面應關注現有老舊工程機械的再制造升級延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