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黃瓜 黃瓜皮這個月是六月了。 三月婆,四月李,五月黃瓜吊頸死。 這是客家人的一句俗語,說的是三月有 三月婆 (野草莓),四月有李子,五月黃瓜都死了 是蔫死在竹籬笆上。時已是六月,已經(jīng)沒有黃瓜了,但近日讀詩,蘇軾有一首《浣溪沙》的詩說: 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牛衣古柳賣黃瓜 ,讓我回憶起小時候有關(guān)黃瓜的一些事。客家村子,各家各戶三、四月都種有黃瓜。黃瓜是間種在芋頭地上的,一、二月,黃瓜慢慢長大了,人們便到山上砍些細(xì)長的竹子,做成 利 (竹籬笆),然后拿去插在黃瓜秧的旁邊,黃瓜就順著 利 漸漸長大。長大的黃瓜青翠欲滴,水淋淋的,惹人吞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