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的栽培 2 種植要求安吉白茶栽培同其他茶葉的相同點:目的為提高經(jīng)濟效益,要求茶葉早、產(chǎn)量高、品質好。不同點:品質中的白度顏色鮮活與口味、產(chǎn)量、適應性有較大矛盾。所以白茶栽培必須平衡這方面的關系,爭取最佳平衡點。關系:瘦:白、產(chǎn)量低、顏色活、口味淡、香氣低純、條形差、抗性差。肥:白度降低,顏色變暗,口味濃,香氣好,芽粗壯,產(chǎn)量高,抗性好。過肥:綠、顏色死、香氣好、口味好、芽粗壯、白毛多,產(chǎn)量低,抗性好。所以提出長相指標,成年茶園:1、根系發(fā)達:表現(xiàn)葉色亮;2、過冬地面覆蓋度80-85%;3、越夏、越冬各有30-50厘米新梢。越冬新梢要求成熟,節(jié)密,芽多,葉厚。幼齡茶園以盡快成園為主,適當兼顧白度。二、特性要求、措施1、選地:①朝北茶葉白,色死,芽細長;朝南色綠,活芽短,葉易張開,葉短、闊,魚葉多。平地、水田易遭霜凍,特別低洼地,并且顏色烏綠。②砂土顏色好,葉薄,口味正但口味淡,粘土,特別黃紅壤顏色差,滋味濃,有的帶泥土味,水田口味更差。③適當?shù)暮0胃叨群拖鄬Ω叨瘸D瓴枞~早、白。2、梅季的茶條節(jié)長,芽少,花量多,顏色白,易出現(xiàn)早衰,抗寒力差。成熟秋季茶條節(jié)密,葉園芽多,花少,顏色略綠,產(chǎn)量高,抗性好,顏色略綠。不成熟的秋季茶條發(fā)芽差,顏色差,芽小,抗性差。在平地表現(xiàn)更為明顯。不適當施肥或病蟲為害。3、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土松,保水,保肥力差,根深,抗性好,芽形好。4、土壤營養(yǎng)含量:含肥量越高,特別N肥過多顏色差。施用茶餅色綠、 ,土壤破壞小。施用工廠化有機肥,色綠,顏色較死,土壤破壞小。施用豬糞,色白,色較死,土壤破壞小,蚜蟲量高。施用有機肥的口味都好。施用復合肥,色較白,芽緊,芽短、粗,口味較好,對土壤破壞明顯。施用尿素,顏色綠且發(fā)烏,芽長但開張快,芽扁、松,5-10天內(nèi)的茶葉口味淡,有的如白開水。5、地面覆蓋:芽長,抗性好,長勢好,口味好,色白,但人口成本高,所以注意還園。三、出現(xiàn)的問題與解決1、茶葉遲:選地,肥料,修剪:冬、春季修剪茶葉推遲5-7天,秋天出現(xiàn)大量短秋梢推遲。2、茶葉過不了冬,過不了夏:除病蟲(另講)外,主要原因:①根系不好,生長差,造成病害;根系不好主要土壤缺有機質或積水,最為典型的園區(qū)及水田,根系僅毛根在根頸周圍。解決土壤板法:做梯田不要理干凈,有機物盡量多保留,少燒。梯田水平,外高內(nèi)低,不沖刷。稍平的地方開好溝。梯田開好直溝。小茶園加強管理,盡量封園,防止進入有機物供應與消耗的惡性循環(huán)。茶園開荒后及時種植,不要先種其他作物,以減少板法。大茶園每年必須保持一定長勢,維持一定的有機物還原。多施有機肥,少施化肥,盡量不要施尿素。黃泥土種茶要淺開,不要把心土翻上來,頁巖要深開,最好用挖機開,加深土層。修剪不要過遲,山上土薄的地方不要過矮。修剪過盡,遇空梅易出問題,山上土薄的地方生長慢,形成篷面慢,夏季太陽易直射高溫。雜草多拔少削,可用除草劑與人工拔除相結合,尤其是黃泥土。雜草以覆蓋度80%時化除最好。惡性雜草必須及時拔除。②保持有一定秋梢成熟新葉量。7月底到8月初施用一定肥,確保30-50厘米,成熟秋梢。③設隔離帶、防護帶。④茶園無事不要翻耕。3、茶葉不白: 本身環(huán)境。肥料過多,N肥過多,長勢過強,茶葉過厚。特別基肥或催芽肥過多。4、產(chǎn)量過低:①太瘦。②太肥:茶葉節(jié)過多,相互遮蓋,有效芽少,特別是封園茶園??胤?、控梅夏梢長勢。適當病蟲為害。③施肥時間不當:過遲。其他問題:1、茶園各時間施肥作用,用量的掌握:①開春;②剪后;③7-8月;④10月中、下各時間對茶葉影響:要求的標準。①幼齡茶園;②一般成齡茶園;③瘦的成齡茶園;④肥的成齡茶園;⑤過肥的成齡茶園不同施肥模式推薦。2、不同朝向,土質對茶園種植密度要求。3、室植時注意覆土。4、幼齡茶園修剪高度。5、茶苗繁殖中的水份管理,土壤、肥料管理。 白茶等級級別外形30%10%湯色25%香氣25%滋味10%葉底龍形鳳形精品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嫩綠顯玉色,勻整,無梗、樸、黃片條直顯芽,芽壯實勻整,嫩綠,鮮活泛金邊,無梗、樸、黃片嫩綠明亮嫩香持久鮮醇甘爽葉白脈翠,一芽一葉初展,芽長于葉特級扁平,光滑,挺直,嫩綠帶玉色,勻整,無梗、樸、黃片條直有芽,勻整,色嫩綠泛玉色,無梗、樸、黃片嫩黃明亮嫩香持久鮮醇葉白脈翠,一芽一葉一級扁平,尚光滑,尚挺直,嫩綠油潤,尚勻整,略有梗、樸、黃片條直有芽,較勻整,色嫩綠潤,略有梗、樸、片尚嫩綠明亮清香醇厚葉白脈綠,一芽二葉二級尚扁平,尚光滑,嫩綠尚油潤,尚勻,略有梗、樸、黃片條直尚勻整,色綠潤,略有梗、樸、片綠明亮尚清高尚醇厚葉尚白脈翠,一芽二、三葉白茶大致制作過程再次提香 烘干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