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正在伺機而動,準備進入移動支付市場。根據(jù)華爾街日報的消息,蘋果終于要開始對這塊大蛋糕動手了,蘋果iTunes主管埃迪·庫伊(Eddy Cue)以及CEO 蒂姆·庫克(Tim Cook)的一個重要助力已經(jīng)和其他公司高管會面,討論蘋果為實體商品和服務開展支付的事宜。蘋果目前已經(jīng)讓在線商店的主管Jennifer Bailey負責開發(fā)支付服務,在此之前,他們已經(jīng)與至少五位支付領域的知名人士討論了此事。
華爾街日報在文中稱,蘋果在移動支付市場可以稱為“沉睡的巨人”。因為它擁有了大量的基礎條件,包括5.75 億綁定信用卡的iTunes 賬戶,iPhone終端的銷量超過3.75億臺,iPad銷售超過1.55億臺,具備推廣移動支付的一切條件。
目前為止,蘋果這么多的終端設備以及信用卡賬戶只能購買iTunes的軟件、內(nèi)容,以及蘋果商店里的商品。某種角度講,蘋果已經(jīng)是體量巨大的移動支付廠商了,只不過購買的都是虛擬商品??深A見的是,蘋果未來會將iTunes賬戶開放給實體商家,這有可能爆發(fā)驚人的能量。
蘋果未來將與Square、PayPal、Stripe等競爭,由于蘋果強力的渠道,一旦加入競爭將對行業(yè)產(chǎn)生洗牌。
移動支付是個大蛋糕,根據(jù)市場分析機構Gartner預計,從2011年到2016年每年移動支付的復合增長率為46%,2012年總額為1715億美元,2016年達到6170億美元,參與用戶將達4.48億。
以蘋果的滲透力,迅速占領移動支付的市場份額并不是難事。但是用戶是淺嘗則止,還是深度依賴就不可知。以蘋果的辦事風格來看,它往往是長時間的布局,等對手們跟頭栽得差不多了再入場,且往往是畢其功于一役。
正因此,蘋果的一舉一動更受人關注。不過最讓人疑惑的是,蘋果到底會采用藍牙+指紋識別的組合,還是NFC來解決移動支付?蘋果一直沒有進軍移動支付,很有可能也在為這個問題困擾,從蘋果近期一系列布局來看,NFC的可能性似乎并不大,原因有三:
Google大力推動NFC支付,但是收效甚微
NFC普及困難,藍牙已經(jīng)大量普及
蘋果有了iBeacon和指紋識別,沒必要推新的標準
另外,NFC的碰一碰操作使用起來也不自然,還容易受姿勢的影響。在去年的WWDC上,蘋果軟件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就認為“沒有必要分享文件而走到一個人面前,僅僅是觸碰一下手機”。
移動支付,從來不是技術的問題,關鍵是要有足夠多的應用場景。Square降低了商家部署POS機的成本,只要有聯(lián)網(wǎng)的智能設備就可以架起一個刷卡機,同時可獲得賬單的管理、分析能力,吸引大量商家部署了Square刷卡器,如今這一服務風靡美國。
Google錢包的近乎失敗則是缺少應用場景,因為它牽扯的利益鏈太廣,參與者包括運營商、手機制造商、銀行、信用卡公司、商家等,各家都十分強勢。在我國,三大運營商就主推自己的移動錢包,中移動就是使用NFC支付,從我實際使用來看,整個流程確實很贊,但可惜的是一旦進入現(xiàn)實之中,可操作性不高。
無論蘋果是推NFC支付,還是iBeacon支付,同樣需要搞定應用場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