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的春季工作部署會議到昨天的戰(zhàn)略發(fā)布會,蘇寧為期數周的重大調整終于浮出水面公司架構從原有的矩陣式組織轉變?yōu)槭聵I(yè)群組織,并成立連鎖開發(fā)、市場營 銷、服務物流、財務信息、行政人事五大管理總部及線上電子商務平臺、線下連鎖平臺和商品經營三大經營總部。其中線上電子商務平臺與線下連鎖平臺的整合被命 名為“云商”模式。
“云商”模式到底是什么?
“我們認為未來中國的零售模式 將是"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我們稱之為"云商"模式。 ”這是蘇寧公告中的說辭。蘇寧副總裁孟祥勝在發(fā)布會上也對于“云商”模式進行了頗為詳細的闡釋,大意是將電商與店面虛實結合,同時進行全品類拓展,整合內 容產品和服務產品,將生產商、批發(fā)商、零售商、個人、家庭、企業(yè)甚至平臺合作伙伴都拉攏進來。
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則表示,“云商的核心 是以云技術為基礎,整合開放蘇寧前臺后臺、融合開放蘇寧線上線下,服務全產業(yè)、服務全客群。云商蘇寧不同于店面的店商、也不同于網上的電商。云商蘇寧既要 做線上,也要做線下;既要做店商,也要做電商,還要做零售服務商。蘇寧云商新模式,不僅是蘇寧跨越發(fā)展的新方向,也必將成為中國零售行業(yè)轉型發(fā)展的新趨 勢。”
“整合”、“開放”、“全面落實”、“擴充全品類”、“服務全產業(yè)”、“服務全客群”……類似態(tài)度絕對的字眼頻頻出現,也讓外界對“云商”模式能否真正落地多多少少產生些疑惑。
第一,電商與門店同類商品能否同價?
蘇寧內部人士對Techweb描述稱,整合之后,電商與門店將采銷一體,所有商品線下線上兩個平臺進行共享、共采,未來也會考慮解決同價問題。事實上, 此前蘇寧、國美都曾小范圍嘗試過線上線下同價策略,但也僅限于特定時期內的一種合理化運營手法,在消費者做出全網比較之后,并不覺得享受到降價優(yōu)惠。那么 到時候,蘇寧能否忍痛犧牲掉線上與線下的價差?
第二,電商與門店兩個平臺服務如何融合?
蘇寧方面稱,線上線下的服務融合可以體現在用戶可以在門店體驗商品,再選擇在哪個平臺下單,可以通過線上商品在店面當中進行落地以后,在線下下單地面提 貨,也可以在線上下單給你進行配送。蘇寧易購目前有2千萬會員數據,通過這些數據挖掘,蘇寧可以研究分別適合線上消費和線下消費的人群,并進行信息推送。
但顯然這都是將建立在第一點的基礎之上才有意義。否則,蘇寧門店也只會淪為另一種意義上的“試衣間”。
第三,能否實現全品類、全產業(yè)覆蓋?
按照規(guī)劃,蘇寧產品方面將包括實體商品,細分為電器、母嬰化妝品、百貨、日用品、圖書,隨著業(yè)務的拓展,產品還會不斷延伸;還將重點開發(fā)數字應用、音 樂、游戲、資訊;并全力開拓生活服務、市場服務、金融服務、商旅服務、物流服務、售后服務、數據服務。盡管藍圖龐大,但要做到全品類、全產業(yè)仍然顯得夸大 其詞。
第四,零售企業(yè)如何主導電商?
此次架構調整,電商平臺進駐集團總部, 并走向平臺化,電商負責人李斌得到晉升,被外界解讀為電商地位獲得提升。也顯示蘇寧在電商領域的野心。2012年蘇寧易購總收入183.36億元,實現了 210.8%的增長,市場份額大概增長了2.3%,李斌表示,“2013年不僅是蘇寧易購做電子商務,是我們所有員工在做電子商務,在市場份額上蘇寧一定 還會保持相當程度的增長。”
張近東曾明確表示蘇寧做電商的立場和態(tài)度:“電子商務的主力軍應該是店商而不是電商”、“電子商務的發(fā)展 要由零售企業(yè)自己主導而不是由電商服務商主宰”。這樣的論調可以認為是單純的向阿里、京東叫板,也可以視為單純的對零售業(yè)未來的展望。但在線下資源的有限 推動下,蘇寧電商能否如愿躋身第一陣營,還未可知。
最后,李斌這樣說:“今天我不會去評論競爭對手怎么樣,這個行業(yè)中,未來零售業(yè)到底怎么做是我們更想跟大家探討的問題。對同行,無論它的融資也好,未來發(fā)展也好,每個企業(yè)都自己的發(fā)展路徑。我們只是認為未來零售業(yè),一定是要有線上線下融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