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次于美國的中國市場一直是蘋果公司收入的重要支柱,不過這個情況可能將要發(fā)生改變。
據國外媒體報道,市場研究公司Kantar Worldpanel最新數據顯示,蘋果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兩年來首次遭遇下滑,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
至于為何會下滑,首先要說到蘋果公司的明星產品“iPhone”。目前,iPhone占蘋果總銷售額的比例在一半以上,占其利潤的比例則更高。
在中國市場,iPhone在所有蘋果產品中最受用戶喜歡。蘋果公司2014年給出的數據顯示,在中國銷售的iPhone數量首次超過了在美國本土的銷量。
不過,這個勢頭并沒有在2015年延續(xù)。TrendForce的報告指出,在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主要智能機廠商的份額排名中,蘋果占據15.4%的市場份額,依然排名第二,但在市場份額占比上卻出現了下降。
從騰訊科技長期觀察的結果來看,主要是iPhone 6s/Plus銷售不如預期,雖然當時首周銷量再創(chuàng)新高,但其中卻包括中國首發(fā)以及預售期延長的因素,最終銷量不如去年的iPhone 6。
這一點從蘋果去年財報也可窺見一斑。去年蘋果公司第一財季,大中華區(qū)營收為161.44億美元,第二財季為168.23億美元,第三財季為132.30億美元,第四財季為125.18億美元,從第二財季以來大中華區(qū)的營收環(huán)比呈下降趨勢。
此外,蘋果的增長疲軟則直接被反映到股價上。今年年初,由于iPhone未能繼續(xù)維持銷量增長,蘋果股價跌破100美元,蘋果上一次股價收于100美元以下為2014年10月20日。
國產品牌的蠶食
毫無疑問,蘋果份額下滑的原因和來自國產手機沖擊的影響密不可分。從去年開始,iPhone在中國的部分銷量遭到了本土廠商的蠶食。
Kantar Worldpanel的報告顯示,華為手機重新成為中國城市最暢銷智能機品牌,市場份額為24.4%,稍稍領先蘋果的22.2%。另外,vivo、OPPO、魅族等也都實現了增長。
由于來自千元機等高性價比機型的利潤壓力,以及越來越多用戶對高品質體驗的要求。沖擊高端市場、走精品路線可能會成為眾多廠商共同的選擇。
事實上,在2015年下半年開始,就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嘗試沖擊高端市場。如華為Mate 8、中興的AXON天機系列機型、OPPO R7 Plus和vivo X6等等都是沖擊高端市場的機型。剛剛發(fā)布的華為旗艦機型P9 Plus定價甚至超過了iPhone 6s,達到749歐元。
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第三季度,2000至3000元價位國產機占比從2014年的28%提升到88%,而3000至4000元價位國產機占比從2014年的8%提升到77%。不難看出,國產手機在高端市場的收獲觸動了蘋果、三星的市場份額。
除此之外,中國市場的競爭激烈度遠超其他市場,加上趨于飽和的用戶,iPhone想要保持持續(xù)增長已非易事。所以,我們看到蘋果公司正試圖通過剛剛推出的廉價版iPhone SE,來抵御國產軍團的沖擊,爭取到那些因價格原因放棄iPhone的消費者,但從目前的銷售狀況來看并不樂觀。
有調查數據顯示,近七成網友表示不買iphone SE,超五成網友認為iphone SE難以扭轉大屏的趨勢。有分析認為,iPhone SE“舊瓶裝舊酒”(5S的外觀6S的配置)是用戶不買賬另一大主要原因。
而被認為是iPhone SE另一主銷的印度市場,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受到稅率和代理商加價影響,蘋果這款手機在印度的零售價將近600美元,其銷售前景也十分令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