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年產7億噸油當量水平,天然氣產量將與石油“平分天下”
已是全球第四大產油國、第六大產氣國的中國,有望在2030年再進一步,將油氣產量翻一番,達到年產7億噸油當量的水平。
1月8日,國土資源部召開的“2012全國油氣資源動態(tài)評價成果”,國土部地質勘查司司長彭齊鳴在會上披露了上述信息。
按國土部的初步估計,2013年全國石油、天然氣產量穩(wěn)定增長,全國油當量3.2億噸,凈增1457萬噸,同比增長4.6%,再創(chuàng)歷史最高水平。
即便如此,這也無法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需求。國土部地質勘查司副司長車長波昨日透露,雖然目前石油進口尚無權威數據,但截至去年11月,中國進口原油約2.8億噸,對外依存度維持在57%。而這一數字在本世紀初僅為32%。
![](http://www.bloc828.com/file/upload/201401/09/09-56-58-91-24476.jpg)
國際上一般將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0%視為“安全警戒線”。自2009年原油進口依存度首次突破警戒線后,中國已經連續(xù)5年超警戒線,并持續(xù)呈上升態(tài)勢。
油氣產量年均要增4.6%
車長波稱,2013年中國石油產量仍居世界第四,低于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美國,而天然氣產量則位居世界第六。
根據國土部的初步估計,2013年中國石油產量為2.1億噸,同比增長2.9%,連續(xù)4年保持在2億噸以上;天然氣產量為1209億立方米,同比增9.8%;而煤層氣和頁巖氣產量分別超過30億立方米和2億立方米。
這意味著,中國要實現油氣產量到2030年提升至7億噸油當量的水平,年均增速要達到4.6%。這要高于1998到2013的年均3.7%的產量增速。
彭齊鳴認為,這一目標之所以能夠實現,是因為“全國油氣資源潛力可觀”。
隨著近年勘探力度加大,彭齊鳴介紹,目前全國石油地質資源量突破千億噸,達到1037億噸,與2007年的評價結果相比,增加了36%;天然氣地質資源量62萬億立方米,與2007年的評價結果相比,增加了77%。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中國油氣資源的潛力主要在西部。
在中國油氣勘探的早期,大油氣田主要來自東部,比如黑龍江的大慶油田,山東的勝利油田。隨著長慶油田等西部油氣田的崛起,在中國的油氣版圖上,西部已經越來越重要。
彭齊鳴稱,鄂爾多斯、四川、塔里木、準噶爾、柴達木等盆地貢獻突出,2030年油氣產量預計可超過4億噸油當量,占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45%增長到2030年的60%,形成西部接替東部的格局。
天然氣將頂起半邊天
未來增長的主力將是天然氣。
彭齊鳴預計,在2030年之前,中國的石油年產量保持在2億噸以上,峰值可達2.5億噸,天然氣產量2030年達到3000億立方米。如果非常規(guī)石油、天然氣產量分別達到5000萬噸和1500億立方米,到2030年,全國常規(guī)、非常規(guī)油氣當量將接近7億噸,年均增長4.6%。
正因為此,國土資源部預計,大約至2025年左右,全國天然氣產量將與石油形成“二分天下”的格局,“這將對改善中國能源生產消費結構、治理城市霧霾發(fā)揮重要作用。”
當然,這里的前提條件也較多,包括天然氣管網建設加快、價格關系逐步理順等。
另外,中國的非常規(guī)油氣比重逐步加大。國土資源部稱,頁巖氣、煤層氣、致密油等非常規(guī)油氣隨著開發(fā)技術的突破,預計到2030年占油氣總產量的1/3。
開發(fā)難度正在增加。彭齊鳴提出,相關部門應該重視四個方面的政策:一是天然氣資源價格的理順;二是東部老油田高含水石油開發(fā)政策;三是低滲、特低滲油氣開發(fā)政策;四是陸地深層油氣和海域深水油氣開發(f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