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d住”、“傷不起”、“坑爹”、“山寨”、“賣萌”、“淘寶體”、“咆哮體”、“凡客體”……當下,新詞生句此起彼伏,大有從網絡用語蔓延到日常生活之勢。
網語語言的爆發(fā)式發(fā)展有其客觀條件:日新月異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成熟的平臺交流傳播手段,相對封閉、自成一體的網絡環(huán)境,生活節(jié)奏加快對語言概括化、簡省化、形象化的需求,群眾智慧的互相啟發(fā),網絡游戲等虛擬環(huán)境“閉門造車”的便利等。從主觀上來講,現代社會發(fā)展迅速,競爭激烈,生活的壓力之下,人們尋找著宣泄之道和平衡之道,網絡“溫室”無疑提供了一種可能,它鼓勵甚至是催生網民的表達欲,在表達自我的同時實現自我的重塑,一批又一批鮮活生動、標新立異的網絡潮詞應運而生。
對網絡語言的爆發(fā)式發(fā)展究竟該怎么看,眾說紛紜。無疑,網絡語言帶給我們很多交流的快感,比如“囧”、“倒”、“汗”、“暈”、“雷人”、“淚奔”這樣“表情豐富”的字詞,淺白簡潔、新奇詼諧,表現力驚人,適應了競爭激烈、節(jié)奏快速的現代社會交際需要,降低了“圈內人”交流的時間成本,為生活帶來了新的活力。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擁有如此絢爛多姿的新語體表達和無比活躍的語言生態(tài)。
語言是動態(tài)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古代也不乏“潮語新詞”,其中有不少被接納流傳,成為直到今天還在使用的固定用語。從歷史的眼光來看,把網絡新詞視作洪水猛獸沒有必要,語言有吸收、有豐富,也有淘汰、有消失,這是歷史規(guī)律使然,也是發(fā)展的路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