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的中秋小長假,全國主要城市的新房成交量較此前的假期繼續(xù)上漲。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tǒng)計的數據顯示,中秋小長假,各地樓市成交依然活躍,全國54個主要城市住宅簽約量達1.29萬套,較今年端午節(jié)小長假的1.09萬套上漲了18%。
同時,截至9月21日,全國54個主要城市9月份合計住宅簽約套數為16.5萬,較8月份同期的16.28萬套也有所上漲。
而統(tǒng)計局此前公布的8月份顯示,70個大中城市8月房價同比漲幅繼續(xù)擴大,環(huán)比則持續(xù)15個月走高,在結構上,地區(qū)分化則進一步加劇。
根據統(tǒng)計局數據測算,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8.3%,為連續(xù)第8個月上漲,漲幅較7月份的7.5%擴大;環(huán)比則連續(xù)15個月上漲,漲幅從7月份的0.7%升至0.8%。
國家統(tǒng)計局城市司高級統(tǒng)計師劉建偉分析稱,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房價變動差異較大。8月份,盡管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有69個,但漲幅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個別二、三線城市。
有數據顯示,8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在18%—20%之間,天津等31個二線城市房價同比上漲大都在7%—10%之間,唐山等35個三線城市房價同比平均上漲6%左右。
對此,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9月17日在2013臺湖區(qū)域價值發(fā)展論壇上表示,目前來看,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有必要加大住房供給,但解決高房價問題的根本還是要解決基本公共服務差異過大的問題,如醫(yī)療、教育等領域的公共服務資源不均衡。目前市場分化格局已形成,今后可能成為常態(tài)。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較快,絕大多數城市房價相對較平穩(wěn),少數城市房價處于下跌狀態(tài)。
“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居民涌向大城市,主要就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公共服務。目前來看,本輪一線城市房價上漲還是由剛需購房帶動的,與以往由投資需求推高房價不一樣。”秦虹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