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多名客戶便來到銀行大廳,取光叫號機內的號碼,坐在辦業(yè)務的窗口前,其他客戶也無法辦理相應業(yè)務。前昨兩日,因為客戶和銀行方面存在糾紛,江岸區(qū)車站路某銀行幾近停擺。
昨日下午2時,記者在該行看到,營業(yè)窗口和大廳中坐著七八位中年男女,但都沒有辦理業(yè)務,或在聊天、或在吃零食。其他市民前來辦理業(yè)務時,他們則勸大家去其他銀行。因為無法辦理相關業(yè)務,兩位市民還因此與銀行人員發(fā)生爭執(zhí)。
該行工作人員介紹,前日、昨日連續(xù)兩天,這些客戶一早便來,將叫號機內的號碼取光,且不讓其他客戶辦業(yè)務。平日,該行每天能接待近200名客戶,而這兩天則幾乎完全停擺了。他還說,早在今年3月,這些客戶也曾采取相同方式,幾個人輪流反復存取十元錢,導致銀行無法正常辦公。
坐在大廳的幾名中年男女坦承,他們此舉確實影響了銀行的工作,但他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一位馬女士介紹,去年,他們共25人共同出資600多萬元,在該行購買了一項理財產品,銀行工作人員承諾保本保息,但結果卻是虧損了百萬元。“銀行和一家基金公司賠了部分,但我們認為不夠。”一行人堅持要討回所有損失以及應得的利息。
該行一位負責人表示,自己剛剛調到該行,對前期銀行工作人員怎么和客戶協商的并不清楚。后在車站派出所民警調解下,雙方定于本月25日再次溝通協商并解決此事。
業(yè)內人士提醒,市民購買理財產品時應該仔細辨別,金融市場存在風險,投資一定要謹慎,投資之前,一定要弄清所投資產品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