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嚴把舊家具的照片發(fā)送給事先聯(lián)系好的古玩店店主,一般都能以兩倍的價格出售
同院居住的同事老嚴周日下午又是滿載而歸。同往日一樣,他的皮卡車裝滿古舊的老家具和老家具拆開后的板材。這既是老嚴自助鄉(xiāng)村游的收獲,又是他的理財手法。這手法投資了了,但利潤不薄,讓老嚴幾年來樂此不疲。
老嚴以此理財純屬機緣巧合。老嚴是教師,節(jié)假周末最愛到農(nóng)村游玩,并無確切的目的地,一有時間就出發(fā)。他隨性選擇鄉(xiāng)鎮(zhèn)或村莊,隨便走走轉(zhuǎn)轉(zhuǎn),跟村里偶遇的老人聊聊村莊的今昔變化、歷史沿革、奇人趣事之類的話題。以古舊老家具賺錢緣于那次和朋友到市里的古玩市場閑逛,那天,老嚴看見一位古玩店的店主抬進一張有些破舊并上了年頭的木桌,這些東西老嚴在村莊里游覽時看得多了,怎們就成了古玩呢?懷著強烈的好奇心,老嚴和那位店主攀談后,才知道老家具也可以成為古玩,賣給有這種愛好的客戶,可以小賺一筆。
老嚴通過其他的渠道進一步了解到,除了尚可使用的老家具可以直接倒手加價賺錢外,那些沒有使用價值的老家具也不是毫無用處。他可以拆解上面不腐不裂不斷的部分賣給做老式家具的廠子,那可是名副其實的老料,做老式家具的廠子求之甚切呢。另外,老屋拆除后的老房梁、檁條都是這樣的家具廠長期需要的。原來這里面有這么大的市場啊。
自此,老嚴的鄉(xiāng)村游有了附加興趣和附加值,那就是注意搜尋農(nóng)家廢棄的老舊家具和老房木料。你別說,還真不少,原來,這些年來,隨著農(nóng)村的富裕和農(nóng)村居民消費觀念的改變,幾乎所有的農(nóng)民都換了新房,更換了新式家具,那些原來用了幾代的老家具都慢慢棄置不用了,仔細點的還放在偏房里或角落里,一般是棄放露天任風吹雨淋,全不當有用的東西對待。對于那些老房的梁檁,有的知道能賣點錢因此稍加保存。可是,每個農(nóng)家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老木料,而且也不知道銷路,再加上路途遙遠曲折,要找買家很難。
這樣一來老嚴可是如魚得水了。他開著自己的皮卡車,到村里邊做游歷邊收購,那些古舊家具一般不是什么珍貴木材,多是農(nóng)村常見的棗木、槐木、榆木 、果木,賣主自己也知道不值什么價錢,因而也要價不高,老嚴稍加討價還價,就能以不多的價錢成交。偶爾遇到漫天要價的,老嚴就哈哈一笑主動放棄。等到時日久了,家具主人賣不掉時,自己主動大幅降價了,老嚴才順水人情般地收購。那些從古舊家具上拆下來的部件幾乎就是白菜價了。
老嚴把舊家具的照片發(fā)送給事先聯(lián)系好的古玩店店主,一般都能以兩倍的價格出售。而那些大件的房梁和檁條木料,老嚴就和老式家具廠聯(lián)系運輸或找運輸出租車直接送到廠子,也能有很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