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CPI比上年上漲5.4%,一年存款利率3.5%,百姓實際存款利息收益為-1.9%。而國家統(tǒng)計局報告稱,2011年,我國居民銀行存款余額達35.2萬億元,平均每人財富“縮水”500元。
2月份,CPI漲3.2%,暫時告別兩年的負利率時代(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3.5%)。但目前看來,告別負利率只能是暫時的。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稱要將CPI漲幅控制在4%,而經(jīng)濟學界的專家們也認為負利率仍會伴隨我們。
在負利率時代,如何讓我們辛苦攢起來的錢保值、增值,受到全社會關注。昨天,本報記者在京采訪來自經(jīng)濟領域的代表、委員,分析負利率產(chǎn)生的原因,闡述扭轉現(xiàn)狀的改革方向。同時,代表、委員及專家們?yōu)槭忻駪獙ω敻弧翱s水”支招。
現(xiàn)象
GDP至上低成本資金投資拉動經(jīng)濟
重慶商報:過去兩年,關于存款“縮水”話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如何看待這一現(xiàn)象?
楊慶育:這也被稱為銀行存款利率與CPI增幅“倒掛”。從保證宏觀經(jīng)濟中長期良好運行來看,只有銀行存款利率高于CPI增幅,才能保證老百姓儲蓄,一定程度上也才能保證金融機構貸款資金來源。
造成“倒掛”的原因很多。從宏觀經(jīng)濟層面看,是國家應對流動性過剩,緩解通貨膨脹壓力的一種調控手段。但如果長期“倒掛”,經(jīng)濟就將受影響。首先,對普通老百姓來講,負利率時代讓存款使用價值量降低。其次,金融機構主要任務是為提振實體經(jīng)濟,加快轉變經(jīng)濟增長方式,刺激內需。如長期“倒掛”,老百姓有顧慮,反而不敢消費,經(jīng)濟的穩(wěn)定性會受影響。
陳萬志:這一“倒掛”現(xiàn)象,宏觀調控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原因來自兩個方面的阻力。一是我們發(fā)展主調還是GDP至上。通過低存款利率,低成本使用資金,拉動投資,刺激經(jīng)濟發(fā)展。如果發(fā)展以民生為導向,就可在一定程度上扭轉這種現(xiàn)象。其次,存款與貸款利率比越小,銀行獲利越多。部分國有銀行八成利潤,都來自存貸款利率差。
原因
出路太少忍痛存銀行保安全
重慶商報:把錢存銀行明擺著是“縮水”,而銀行存款余額仍在快速增加,為什么會這樣?
陳萬志:去年居民35.2萬億元存款,一大問題就是(存款)缺少真正“出路”,保值、增值的投資渠道極其不暢。20年股票市場,七成股民處于虧損狀態(tài);國家對樓市的調控沒有放松,不敢涉足;個人私貸又沒有良好保障;收藏品、黃金期貨等專業(yè)知識太強。其實,老百姓忍受財富“縮水”仍把錢存銀行是無奈的選擇。
楊慶育:這還與我們的存款結構有關系。CPI增幅的最直接原因是食品價格上漲。對一些收入水平較高的家庭來說,食品消費支出占收入比較少,更多是考慮旅游、教育、購房等發(fā)展性消費。CPI漲幅對他們影響不大,他們仍會把錢存銀行,這少部分人又恰恰擁有銀行的大部分存款。
同時,造成高儲存率的原因還有兩個方面:一是養(yǎng)老、醫(yī)療保障等公共服務制度設計不完善,人們對未來沒有充足把握,只好存款來應對未來變數(shù)。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