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海員sikuliaq向您進行崗位報到。”上周,在為期23天的測試這艘美國海洋科學考察船海冰處理能力的過程中,“sikuliaq”號引擎發(fā)出的低沉隆隆聲讓船上的海洋學家感覺十分悅耳。這艘科考船從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島荷蘭港出發(fā),一路向北進軍,其目的地是所謂的“10/10海冰”區(qū)—這是水手送給一處延伸至該區(qū)域的海洋冰層的名字。
身長近80米的“sikuliaq”號并不是一艘破冰船,但其加固的船體可以在冰層厚度達到0.8米的海域通行??瓶即紫茖W家、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tài)學家carinashjian表示,在各種實驗過程中,這艘船都可以順利地壓碎它遇到的海冰。(實驗中,它可以非常容易地通過0.5米厚的固體冰層,但卻被1.5米厚的“流冰”逼停。)
這艘斥資2億美元的科考船的其他設備也讓船上的科學家記憶深刻。比如,船員們用絞盤順利地把樣本和感應器設備送入冰水中,成功地讓船從周圍海冰中采樣。在這個體重接近3500噸的巨無霸科考船上,有著讓科學家眼饞的巨大甲板和寬敞的實驗室。“她是一艘偉大的科考船,是對美國海洋科學考察船的有力補充。”ashjian說。這艘船約有24個鋪位可供科學家睡眠,另外還有約20名船員使用的鋪位,其單次航程可達3萬公里。
在此之前,美國科學家去極地,一直依賴海岸警衛(wèi)隊的“希利”號(healy)重型破冰船。現(xiàn)在,“sikuliaq”號可以讓科學家在春秋季也在海洋冰凍區(qū)域暢行無阻,肩負起其他現(xiàn)有科考船普遍難以實現(xiàn)的季節(jié)性破冰任務。“她可以在一年的這個季節(jié)打開白令海峽的南部海域。”ashjian說。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海洋學家samlaney對這艘船的科學潛能興趣滿滿。“由于人們很少有機會在一年中如此早的季節(jié)來到白令海的這個區(qū)域,我們對這一帶海域中哪些浮游植物是"早起者"—特別是那些在早春生長的物種—的數(shù)據(jù)并沒有確切的資料。這些植物有些類似于陸地上生長的番紅花或是黃水仙:即那些在一年中盛開最早的開花植物。”